临高启明

吹牛者

首页 >> 临高启明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超级兵王 超级兵王 一代战将 临高启明 抗日之最强战兵 唐砖 红色莫斯科 大国相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季汉彰武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五节 盐场(一)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在那南峒的初步考察进行了二天,因为有符奥雅的陪同,勘测队的考察进行的十分顺利。法石禄和崔云红两人分别负责农林和矿产方面,慕敏则对当地的社会状况进行考察。那南峒的物产还是很丰富的:

首先是各种林木资源,山地里有大片的林地,虽然当地人种山栏的原始耕作技术破坏了不少,储量还是相当丰富;法石禄朝思暮想的成林的多年生木本棉也有发现――显然当地人就是用这种棉花进行纺纱织布的。山上还有许多野生的芭蕉、荔枝、龙眼和菠萝蜜树,是当地人的粮食补充来源。槟榔树很多,但是对穿越者来说除了当贸易品转口之外没什么用。

其次是在这里的稻田里发现了大量的原生稻种,这对搞育种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基因库――只要有足够的稻种,就能不断的杂交培育出新的良种。法石禄仅在那南村附近的水田里就发现了十七种不同的稻种,又在山坡上的山栏上获得了五个山栏旱稻种,籼、粳和糯三个品种都有。

海南岛本身就是中国野生稻的主要分布区,稻种多样化的基因优势十分明显。临高在21世纪就是中国杂交水稻的主要制种地--法石禄看着采集到的各种样本,真是做梦也会笑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说不定就是自己了……

这里还没有开始种番薯,黎民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新作物。但是他们种一些其他薯类,最多居然是天南星科的一种。这在其他地方往往都是做药材用的。法石禄不是中医,但是天南星的芋头有小毒他是知道的――这玩意能当饭吃?但是从种植的面积来看显然还是主要的作物之一。另外一种常见的是甜薯,又叫毛薯的。

杂粮方面,他发现了粟米。法石禄一直不知道海南有小米种植,百仞滩大战之后当地人送来的杂粮里就有小米,这还让整个农委会颇疑惑了一阵。请教了当地人才知道,这是鸭脚粟,是海南常见的杂粮,成熟期很短。

除了粮食,他还找到了成片的野生苎麻,看起来黎人对农业并不太关心,基本是放任自流式的,谈不上田间管理。水果、苎麻和棉花都是野生的状态,他们只是采集利用,并无有计划的培育种植。

猪、牛和鸡鸭都是散养在山坡上,没有畜栏,也不喂食。所以看起来不太健壮,牛只的数量倒是出乎意料的多,水牛黄牛都有。不过他不是学畜牧的,对这品种问题不了解,等以后再派专业的来看看好了。

“真觉得浪费,”法石禄感慨起来,“这里的农业条件很不错,但是农业水平也就比原始社会稍微好一点点而已。”

“你就别感慨了,”文德嗣拍了拍他的肩,“就说文澜河两岸的那些水田吧,又能高明到哪里去。和我们家乡的农民比差得远了。”

崔云红这边的收获就不那么鼓舞人心了,凭借另一个时空的地图,他找到了重要的出产:褐煤,埋藏很浅,可以开采。还有一些石料资源,如石灰石、珍珠岩之类的小规模储量。但是路途遥远,道路又不好,所以价值不大。最稀罕的是发现了一条小规模的钨矿矿脉,不过对穿越者来没什么利用价值。

黎人们对这群古怪的汉人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看着他们拿着奇怪的东西,一会爬树,一会下田,又站在一边一画就画上半天……不过小孩子们显然对新奇事物有着最大的好奇心,从开始远远的观望,到慢慢的靠近,最后开始摆弄穿越者的器具物品,慢慢得就交流起来。当然大多数人是没法和孩子们交流的,只有用一点冰糖来代表友善了――这是文德嗣在出发前关照带的。慕敏对这另一个时空的同胞有着本能的好感,她又能说海南话,加上糖的威力,到了第二天,她身边就多了一群跟屁虫。

看到这群光屁股乱跑,泥猴一般的儿童,慕敏忽然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最后成了穿越国在黎区的第一所学校。

正当赴黎区工作队正在大搞亲善活动的时候,穿越者的另外一支队伍由王洛宾带领,向距他们不远的马袅半岛挺进。目标是一劳永逸的解决盐的问题。

盐即是人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对穿越政权来说,他们还急需一种可以流通交换的物资。在商品经济落后的古代社会,没有比食盐更适合的交换品了。而且这里的的盐业自古就非常发达。临高面临琼州海峡,港汊众多,有大量天然滩田,海水的氯化钠浓度含量很高,一般都在1.5-2波美度以上。旱季的时候气温高,风力大,日照长,雨水少,是海盐生产的的好地方。从唐代开始就有食盐的出产,当时还是采用煮盐法。因为自然环境优越,从永乐年间开始,海南的盐场陆续采用晒盐法进行大规模生产了,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南部的新英湾畔的盐田村,就是现存的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这个盐场依然可以正常可以正常的生产。

根据穿越众掌握的历史资料:明代临高的盐场设在县城以北25公里外的马袅半岛,有盐场大使一人管辖,隶属海北提举司。每年可产盐“一千四百一十七引二百三十斤”。按每引三百斤计算,这个盐场每年产盐200多吨,初期足够满足穿越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m.dushuban.com)临高启明读书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近身兵王 第一序列 仙武同修 官涯无悔 全能奇才 逍遥小书生 战场合同工 禁区之雄 雷武 六欲仙缘 抗日之最强战兵 从零开始 重生之娱乐天王 魔眼小神医 唐砖 无限修仙 重生逆袭:这个学霸,我罩了 捡个杀手做老婆 娱乐之唯一传说 我真的是正经道士 
经典收藏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地中海霸主之路 明末大玩家 抗日之无敌强兵 谍海鸳鸯刀 大唐:李世民偷听我的心声 钢铁时代 大魏宫廷 唐末狐臣 大唐艺术生 武哲录 三国酒馆,开局收留李元霸 大宋小郎中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我,拯救大明! 一生为将 重生之我是朱瞻壑 少年八贤王 琅琊榜之安定天下 贞观悍婿 
最近更新 超级兵王 超级兵王 一代战将 临高启明 抗日之最强战兵 唐砖 北宋大丈夫 大明海寇 红色莫斯科 煮酒点江山 平凡的明穿日子 江山战图 大国相 天下枭雄 庆余年 这个天国不太平 贞观悍婿 大明武夫 宰执天下 寒门枭士 
临高启明 吹牛者 - 临高启明txt下载 - 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 临高启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